第12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外关心,又回想自己接收到的夏瑜在封地的种种改革措施,一边发问,夏瑜一边回答,及至问道那个“改良版高炉”时,夏瑜笑了,道:“这算是幸运,我虽知燕地应该是有不少煤铁蕴藏,但离地表这么近易于开采还恰巧都位于你的封地离,可不是幸运吗?原本我觉得要花费不少时日才能弄出来的东西,因为有便于开采的煤,炉温很容易便上来了,所以三月之内就出了成品。”

    言及于此,夏瑜对服人道:“你看看你方才用的食器。”

    服人听言,低头拿起那种奇怪的偏银色的食器,他以前倒是从未见过这种材质的东西,显然也是一种“金”(注:这个时代人把金属都叫金),但他从未见过这种“金”。

    夏瑜道:“这是刚,用恶金就是铁炼制出来的,这东西的好处不在于做食器,而是制作兵械。”

    服人微露疑问之色,夏瑜见状对菏泽吩咐道:“把我的兵刃拿来。”

    菏泽听了吩咐,将夏瑜刚刚使用的兵刃端上来,服人接过,拔剑出鞘,只见一股寒光闪烁,服人脱口而出道:“好剑!”

    此剑仿唐刀形制,又融合了汉代环首刀的某些特点,剑柄头带有环形装饰,用以平衡剑身,切刃造,干净利落,刃泛寒光,显然锋利异常。

    服人执此剑,稍微刷了几招,直觉极为顺手,道:“此剑适于近身搏杀。”又执剑向一旁的木制案几挥剑一砍,如切鸿毛。

    服人一惊,看着手中的宝剑,半响说不出话来。

    夏瑜又吩咐菏泽将近日所制的所有兵械每样都呈上一件,一一在这正室厅堂之中摆开,有大刀、有长戈、有短剑等等,服人将每样兵器都把玩了一遍,及至夏瑜说到“已经命工匠用这种铁来制作犁铧教导百姓使用”时,服人按捺不住激动,一把抓住夏瑜的手,道:“卿不负我。”

    夏瑜倒是被服人不同于平日沉稳模样的激动的表达给吓到了,良久,才道:“此乃我份内之事。”

    与国中不知民间疾苦的贵人不同,服人对农人耕作是非常了解的,自然也知道若是这等材质的犁能够普及,对粮食产出有多大益处,服人叹息道:“我虽信君,全权托付于君,但却未曾想到见效会如此之快。”

    夏瑜道:“你别高兴的太早,若论真章,还要看今年秋日的粮食产量。”说到底,现在手上的这些东西都是“技术”,不过是夏瑜现在因为可以全权做主又有时间,能将自己概念中的知识得以运用而已,而封地之中的租庸之制,才是真正的制度变革,才是论成败的关键。

    也就在此时,菏泽近前禀告道:“禀太子、内佐,寺人桥在外请转禀,时辰将至,太子当进宫复命。”

    服人与夏瑜谈的太高兴了,都忘了依照礼节,他回城要进宫向燕君复命,就是夏瑜作为太子内佐也要进宫当一同进宫完礼的。

    夏瑜也是只顾着和服人交谈,忘记了时辰了,此时才回神,道:“我都忘了,我早吩咐下人备下了热水,太子快些沐浴更衣吧。”

    服人一愣,他以前都是在前室自己的寝舍作息,但现下他已经算是有家室的人了,自然可以再内室屋中作息,但一想到要和夏瑜在一个屋檐下沐浴更衣,服人的脸便止不住的开始泛红。

    夏瑜倒是没想那么多,自有下人服侍服人,他也起身去其他的房间换了礼服,等服人沐浴更衣完毕,夏瑜还没收拾完。

    服人信步出了内室,看见在外等候的寺人桥,倒也不意外,公子启已经给他传信他内俌将寺人桥赐予太子府了,毕竟也是从回宫时就一直服侍他的“自己人”,服人对寺人桥的态度还是很自然的,道:“这段时日府中如何?”

    服人知道夏瑜跑去了武阳他的封地折腾了三个多月,这段时日府里都是交给寺人桥打理。

    寺人桥苦着脸对服人道:“太子啊,内佐他真是敢甩手啊,我以为他说将府中交给我是说笑,可他真的甩手给我三个月啊!我一个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