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数步站立于许琦梧的身后,随后姿态恭谨地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他吐字清晰,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沉稳。无数的目光都汇聚在他的身上,带着震惊与评估。

    谢行止看着殿中太子的侧影,突然想起阿泓告诉他的话,“殿下,怕是醒了。”

    “太子所为何事?”陆泽章看着陆承宁,恍然看见了当年的迦叶,那时候的他,也是这样双眸寂静地站在自己面前,不悲不喜的模样。片刻恍然,陆泽章回过神来,神色淡然。

    “儿臣于东宫听闻众臣工上书废储,称儿臣‘心智昏蒙,鄙德弥著’,更言太子妃若为皇后,必将祸乱朝纲。”

    他余光向着三公所在之处扫去,毫无波澜的眼神却蓦地让人心生惧意。接着又道,“儿臣自幼身体虚弱,父皇怜惜儿臣,故允许儿臣甚少现身于众人面前,想来如此,才会出现此般言论。令父皇烦忧,实乃儿臣之罪责。”

    陆承宁深深地拜下去,带着自责与反省。衣袍上的龙纹却似要冲破云天。

    沉静良久,他突然起身面向朝堂众人,话中带上了厉色,“尔等身为人臣,当以匡扶天下社稷为重,虚心自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夙兴夜寐,进贤不解;明察幽见,使君无忧。”

    他看着官服加身的众大臣,如幼龙露爪,带雷霆之势,“然孤今日所见,甚失所望!若天下臣工均如尔等,为己私利,一心谋权,蒙蔽君主,离间亲缘,甚则进言逼迫,方才为我大雍之危!”

    ☆、第二十七章

    “殿下言重了。”就在群臣为陆承宁厉声所震慑之时,工部侍郎李则义站了出来,他声音虽是洪亮,却少了几分底气,“臣等只是心忧我大雍江山社稷,担忧祖宗基业后继无人,这才进言,望陛下明察。”

    他下意识地不敢对上陆承宁的视线,有些躲闪,话里多了一丝怯意。

    “那李大人是觉得,孤不配做这继承江山基业之人吗?”他语调徐徐,目光咄咄地看着李则义,毫无退让之意。

    他耳边突然想起阿珩说过的话,“阿宁,我们不能再退了,一退,便是深渊。”想到这里,陆承宁的气势陡然凛冽起来,他垂手而立,却端的气势骇人。

    陆泽章看着如此的陆承宁神色微变,他并没有接到任何关于太子已经恢复神智的奏报,这——算是“惊喜”吗?

    顾明珩,朕似乎还是小看了你,没想到你能将此瞒地滴水不漏!

    “臣不敢!”李则义双腿一软跪地道,斩钉截铁道,“臣绝无此意!”他突然后悔站出来,谁曾想传言中的“大庸太子”会突然如此咄咄逼人?

    “刑部尚书。”陆承宁突然开口。尚子阳闻言出了列,他年过不惑,眉间有着深深的褶纹,气息端定,显得刚正不阿。恭敬行了礼,便听见陆承宁询问道,“朝堂之上公然对孤不敬,依律当如何?”

    “禀殿下,依律法,对储君不敬者,轻则罚奉半年,重则j□j。”尚子阳视线落在地面上,声音严刻地说到。刑部一向中立于党派之间,只向皇位之上的人效忠。

    “劳烦尚大人。”陆承宁颔首,复又看向李则义,神色平静的模样让人看不出情绪,“李大人,可听清了?”殿外吹来的风让他的衣摆轻微拂动,仿若凌云之势。

    “臣知罪。”李则义仆地道,他现在算是明白过来,太子这是要拿自己立威了,一时心中叫苦。朝着三公站立的地方看了一眼,见宁国公微闭着眼,双手拢在袖中事不关己的模样,就知道今日这责罚是免不了了。

    “既然李大人有诚心反省之意,孤便从轻处置,罚奉半年。”说着朝着御座的方向展袖行礼道,“父皇,不知儿臣此般做法可有失妥当?”长袖临风,掩住了他的神色,只余太子绶带微动。

    “便照太子所说吧。”一直没有开口的陆泽章点点头,随后语带欣 we_i 地夸赞道,“太子此番做的甚好,我大雍储君之威不容冒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