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若不觉,又问,“不过,借梁国公世子的名头——”

    “应该不用到明天晚上,洛京的街头巷尾就会传遍沈世子的艳闻了。”陆骁笑得有些不怀好意,“反正,艳闻是他沈世子的,跟我陆小侯爷有什么关系?”

    谢琢想起,传闻中,梁国公世子沈愚和武宁候陆骁关系亲近如兄弟,时常同进出。

    像是看出了谢琢的想法,陆骁翘起唇角,笑意懒散:“好兄弟不就该这么用吗?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谢侍读?”

    他又道:“而且我不过一报还一报。你可知道洛京城里有个听曲的地方,叫‘雅筑’?”

    谢琢点点头,随即记起一桩与陆骁相关的旧闻艳事:“我听说,小侯爷曾在雅筑听曲,听完后离开,没想到里面的一个琵琶女格外执着,在你身后追了八里路,说是要以身相许。莫非——”

    陆骁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只是颇有些唏嘘:“没错,这件事我只告诉过沈世子一个人,第二天,洛京上下所有人都知道了。”

    而且所有人都只知他被一个琵琶女看上了,紧追不舍。却不知道那人实际是北狄派来的刺客,不依不饶地追了八里路,势必要取他性命。

    这令他本就不怎么好听的名声雪上加霜。

    谢琢默然。

    陆骁又道:“这次多亏了谢侍读帮忙演这出戏,报了我一箭之仇,等回了洛京,请你喝酒?”

    “谢侯爷盛情,”谢琢轻轻咳了两声,脸色在火光下显得苍白似玉,“只是大夫叮嘱万不可饮酒,翰林院积攒的事务也很繁杂,想来接下来大半个月都脱不开身。”

    陆骁听明白了。

    这一遭本就是碰巧遇见,戏也演完了,今夜过后,都当没见过对方便是。

    四个字概括——“离我远点”。

    陆骁回答:“那真是可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比一个用牡丹花组成的心心~

    ---

    谢琢,字延龄。

    ---

    咸宁:出自《易经·乾·彖》,“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轩轩若朝霞举。”——《世说新语》

    第3章 第三万里

    夏末时节,连下了几场骤雨,文华殿前的白玉石阶都被冲刷得干净。

    时任内监总管的高让握着拂尘等在殿前,他面白无须,后背微驼,在咸宁帝驾前伺候了近三十年,依然惯用笑脸迎人。

    见远远有一人身着黑色麒麟服大步走来,高让眼尾褶皱里的笑意更深,迈着小快步主动迎上去:“小侯爷可算是到了,一个时辰前,城门守军来报,说小侯爷骑马进了内城,陛下就开始等着了。”

    “怕一身沙尘脏了陛下的地方,我快马回府上换了身衣服。”

    陆骁摸摸鼻子,有些心虚的模样,边走边道,“高公公,随我一起去雍丘督造行宫的人都被我甩在了后面,照他们的速度,怕是明天才到得了洛京。我自己先骑马回来,陛下会不会恼?”

    “陛下早就猜到了,还说按照小侯爷的性子,向来不耐烦等人,肯定会自己打马回京。”高让落后陆骁小半步,态度恭敬又不生疏,安慰道,“小侯爷放心,陛下不会怪罪的。”

    陆骁故意吁了口气:“那我这心总算落回去了。”

    文华殿是咸宁帝处理政事的地方,殿内燃着宁息香。咸宁帝身着龙纹常服,站在窗前,正在看廊下一只鹞子捕食麻雀。

    听见陆骁问安的声音,他才转过身,重重拍了拍陆骁的右肩,笑道:“我们武宁候总算回来了,你不在,朕耳边都有些过于清净了。”

    陆骁垂在身侧的手指颤了颤,随即被他藏进掌心。他神情不变,站姿没规没矩,张嘴就是抱怨:“那陛下,下次您可别把我扔到雍丘那么偏远的地方还不让回京了。”

    咸宁帝指着他,恼怒地朝高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