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嗓音晦涩:“可否稍作休息,容我写封回信?”

    丁全立刻答应:“少将军说了,让我一定要带上您的回信,否则我就可以不用回凌北了!另外,让我听您的吩咐,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等葛武将人带去喝茶后,谢琢回到书房,才小心拆开了信的封口。

    六月二十五的朝会上,咸宁帝又点了大理寺卿,询问凌北兵械被劫一案的进展。

    大理寺卿眼下发青,据实回答,案件如今尚无进展。

    紧接着,工部尚书进言:“……迄今为止,能够指认杨首辅的,只有范纯仁蒙眼时闻到的熏香,这条线索立不立得住脚,诸位心里都清楚。

    如今,杨首辅已经在狱中关了十天,仍没有找到别的线索能够指认杨首辅,臣以为,这分明就是那范纯仁死到临头,胡乱攀咬!应当还杨首辅一个清白!”

    马上又有人出列道:“臣以为,通敌叛国乃大罪,怎能以不知所谓的熏香气味为定罪依据?臣亦主张,还杨首辅一个清白!”

    这时,刑部尚书江万里站了出来:“两位口口声声说要还杨首辅一个清白,谁还谁一个清白还说不得准!”

    工部尚书看了眼御座上的咸宁帝,怒道:“你是什么意思?”

    一直没有开口的咸宁帝询问:“江尚书可是有了什么新的线索?”

    江万里朝向御座:“禀陛下,日前,凌北抓到了一个名叫阿术列的北狄人,此人如今正在押运回京的路上。不过在此人入京前,已先有一份供状送到了刑部。”

    咸宁帝听见“凌北”两个字,上半身缓缓坐直,眼神微厉。

    江万里继续道:“依供状中所言,这个叫阿术列的人几年前一直负责军机情报,而其中一条供述,臣认为非常重要。”

    工部尚书打断他:“呵,难不成,这人说与他接洽传递情报的人是杨首辅不成?”

    “并非如此。”江万里看了工部尚书一眼,不紧不慢地继续道,“十二年前,前内阁首辅谢衡被指通敌叛国,但根据阿术列所言,谢衡与北狄从未有过任何联系,此事实乃子虚乌有,为我大楚内斗,罗织构陷!”

    他在所有人都还未反应过来时,立即深深拜下,提高声音,高呼:“陛下,若谢衡真是被奸臣所害,那此乃千古奇冤啊陛下!”

    很多人都知道,谢衡有从龙之功,是咸宁帝最为信任之人。谢衡通敌一案后,再没人敢在咸宁帝面前提起谢衡。

    可如今,谢衡的名字在殿中响起,让人不禁有了猜测——

    十二年前,一举揭露谢衡通敌叛国的“真面目”的人,正是杨敬尧。

    现在,担着通敌罪名的,也是杨敬尧。

    既然阿术列已经亲口确认当年谢衡之事为大楚内斗构陷,那有没有可能,当年行通敌叛国之事者,是“另有其人”?

    就在不少官员还在观望时,又接连有几个大臣跪到了江万里身后,高呼此案应当彻查,还谢衡一个清白。

    梁国公看完这出戏,暗暗在心里夸了声“好”,觉得陆骁送阿术列进京的时机挑得正好——此时,正是咸宁帝与大皇子博弈的关键处。

    咸宁帝不会轻易遂了大皇子的意,放任杨敬尧被定罪处死。同样,大皇子好不容易抓到了这样一个能致杨敬尧于死地的把柄,轻易不会放手。

    这便是矛盾所在。

    因此,大皇子急需一个新的砝码,能将杨敬尧死死压在“通敌叛国”的罪名下,再无法翻身。

    于是,谢衡的案子就被推了出来。

    十二年前的旧案,通敌叛国的罪名,谢家已经灭门,估计连卷宗都泛黄了。

    这样一个案子,若是翻案,那中间可人为操控的环节太多。能用来彻底压垮杨敬尧,也不用担心有谢家后人能因此得益。

    所以大皇子才如此毫无顾忌地将这桩旧案摆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