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阿列克谢问道:“这是你家人的信吗?”

    张素商摇头:“这是国内读者希望购买《神探伊利亚》版权的求购信,来自上海,我老家在东北。”

    阿列克谢眨眨眼:“那他们到时候是把钱给你邮过来吗?”

    熊熊掰手指:“你是中国人,在俄罗斯写书,书卖到了中国,然后中国读者又写信到俄罗斯,希望翻译你的书……”

    这圈子绕的好远啊。

    张素商也觉得远,但他更正道:“我不打算要这笔稿费,所以让他们把钱交给别人了。”

    阿列克谢:“是谁?”

    张素商随口应道:“学校啊,教育是国本嘛。”

    其实通过李源,张素商和莫斯科那边的留学生也是认识的,周先生是今年五月才回去的一位学生。

    张素商没什么大能耐,但对于这些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人却满心敬意,若是能给他们一些帮助,他也算不白穿越一遭。

    此时通信系统还不发达,一个月后,云岩才收到了张素商的回信。

    从校门口的传达室拿到这封来自俄罗斯的信件时,老先生高兴地一路小跑,到办公室时迫不及待的喊道:“诸位!秋卡先生给我回信啦!”

    办公室里几个都是外语老师,也是《神探伊利亚》的读者,闻言纷纷站起来:“真的?快打开信念一念。”

    云岩一脸高兴的展信朗读起来。

    念着念着,云岩和办公室里的人神情都诡异起来。

    第20章

    20世纪20年代是怎样一个时代呢?

    国家苦难,百姓泡苦水里,大家都在受外国人的欺负,无数人寻找着崛起的道路。

    而在无数条道路里,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摈弃国学,完全学习西学,以西学挽救目前的局面。

    这就导致如今有很多人都相当推崇西学,推崇西方作家,认为他们的文字精炼,故事精彩,里面的思想也更加先进。

    秋卡的《神探伊利亚》能在国内获得诸多读者的喜爱,角色的性格丰富立体、剧情搞笑又不失惊悚都不是主要原因,毕竟厉害的文人多得是。

    这本书真正从俄罗斯一路火到欧洲,又从欧洲活到国内,还是因为其中的思想。

    出生于盛世中华的张素商虽然才出生没几天就被抛弃在公共厕所,但没过几天就没养父带回了家,从小到大都是好吃好穿的养着,双亲都是三观正直、勤恳豁达的好人,这让他长成了一个典型的21世纪正直好少年。

    在阅读《神探伊利亚》的时候,云岩觉得秋卡这人很有意思,他似乎从不觉得女人就低谁一等,在他翻译的英文版中,有一句“你我都是人,只是走的路不同”。

    秋卡同情这个时代饱受苦难的底层人民,又提出认为受苦不是犯罪的理由,偶尔在文里玩点骚操作,搞俩女装大佬唬读者,嬉笑怒骂间又抛出一两个超出当前时代的理念。

    这是一个不走寻常路,但又值得尊重的作家,国内的读者们都对秋卡先生抱有一份尊重,觉得他不愧是新生俄罗斯的作家,透过他的文字,人们可以观察到他先进的思想。

    而且这本书本身有趣的剧情,也相当能吸引人,许多人最初只是抱着看个故事解解闷的心态阅读此书,最后却所得极多,很有点寓教于乐的意思。

    云岩认为,如《神探伊利亚》这样的故事,大家读了绝不会亏,不读才是遗憾,尤其是国内许多女学生,他们被父母送到新式学堂,但其中有不少都只是为了提高“身价”。

    真的想要让这些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不输给任何人,还得师长们去引导,而这世上还有比阅读更好地引导一个人的方式吗?

    云岩是个热爱读书的文人,他发自内心的觉得阅读是人类最伟大的奇迹,所以他要让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亲友,还有更多的同胞看到这样一本佳作才行,这才有了他半个月翻译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