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尼金斯基将差点被踩掉的鞋子重新穿好,咧开嘴:“马克西姆和米沙、卢卡斯本来也要来,我让他们先去给你们买船票,我来接就好了。”

    他伸手把张素商胸前挂着的背包扒下来挂自己身上,带着他们离开火车站,熟门熟路的召了马车夫,一路到了靠近海港的旅馆。

    张素商和伍夜明啥也不用操心,路上还被尼金斯基请客吃了路边小店卖的肉饼。

    伍夜明小声和张素商念叨:“我觉得瓦斯奇卡已经彻底病愈了,就算现在把他丢到异国他乡,只要有钱和证件,他也能过得不错。”

    张素商叹气:“别提了,自从静湖治好了他和老阿诺德,博克看静湖的眼神就和看神一样。”

    幸好蒋静湖的名声到底只在亲友圈和俄国地区流通,不然张素商真担心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蒋静湖要如何独立面对上门求医的狂暴病人。

    他那小身板,真遇到医闹的,跑都困难。

    张素商当然不知道叶甫根尼教授已经和医院院长讨论给蒋静湖把诊室挪到骨科旁边了……众所周知,骨科医生治病的方式和木工相似,个个膀大腰圆、力量出色,俄籍骨科医生关键时刻完全可以当保镖使。

    自从院长的老母亲中风瘫痪后,院长就下定决心把小蒋大夫当宝。

    张素商抵达旅馆时,很自然的跑去前台,准备办理入住,前台的阿姨很歉意的说道:“我们已经没房间了,没有了!”

    整个俄国运动代表团都住这附近,加上港口的工人、商人,他们哪里还有地方给临时住客?

    尼金斯基拉过张素商:“你有房间,米沙和卢卡斯申请了三人间,我和马克西姆也是住三人间。”

    那空出来的床位就是留给他们的。

    这时米沙和卢卡斯正好抱着列巴走进旅馆,看到教练的身影,两个年轻人也惊喜的叫了起来。

    “秋卡!”

    马克西姆红光满面的迎过来:“哈,我们的老大终于来了。”

    正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张素商所有的行李都被学生们扛到房间里,而他本人只要吃着列巴,喝着娜斯佳、安菲萨带来的热牛奶,再往床上一躺就行。

    吉拉甚至在给自己打洗脚水的时候,顺手把他和尼金斯基的热水也打好了。

    张素商:没想到我这些徒弟还挺孝顺。

    他饱饱的睡了一觉,第二日便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上船。

    然后他就趴下了。

    正如他之前和伍夜明说的,大半年不坐一样交通工具,他的适应力就会迅速退化,各种不良反应也会席卷而来。

    幸运的是,他的学生、朋友们都很愿意照顾他。

    于是在躺平听海浪声的时候,张素商还有闲心想,我的稿子已经托阿列克谢转交给叶戈尔编辑了,想来这时《琴声》已经准备登报了吧。

    真想知道读者们看到他的新连载时是什么表情啊,嘿嘿。

    第85章

    读者们很不好。

    写了两本畅销书的张素商也算名气不小, 尤其是他在国际上的名声,放在国内还算是稀罕人物,加之他本人还有世界冠军的光环罩着,所以当他的新书面世时, 国内立刻开始同步连载。

    虽然编辑们在看到《琴声》的内容时, 都感到有点不好, 但名声有时候就是能当饭吃, 考虑到张素商才用《浅薄》掀起骂战,甚至还有大佬和他一起骂,正是吸引了不少人气, 整个人都红得发紫的时候。

    《沪上晨报》的总编一咬牙一跺脚:“发出去试试吧。”

    于是在张素商上轮船的时候,俄国的《圣彼得堡晚报》和国内的《沪上晨报》就一起登出了《琴声》前三章,张素商的老读者们, 比如云岩这样的也第一时间去购买。

    等大家看完这些内容后,也就是如今是20世纪初,写人间疾苦的作者太多了,以至于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