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五十二章 阿元

    等景奕去见了那婆婆,才弄明白他俩的身份。

    这小孩是景奕外家的,据说是和他母妃的哥哥那边有些关系,但这关系实在远了去了,要说血缘,估计也就那么半分,也难怪景奕根本不知道还有这号人物。

    小孩今年七岁了,姓赵名元,有个小名唤作阿元,那位婆婆姓宋,阿元喊她宋嬷嬷。

    这赵家原本也算个望族,可惜出了变故,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只剩下这个小小的血脉,还有个忠心的宋嬷嬷的带着他。

    要不是那些亲戚们都不愿意收留这个遗孤,宋嬷嬷也不会千里迢迢来都城求王爷。

    本来景奕在外积威就重,寻常百姓听了都是敬畏惧然的,而且这血缘也太远了,宋嬷嬷这次来也是心里没底,可又不肯放过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苏三把这故事听了,眼眶早就红了,偏头看向景奕,哀求道:“王爷留下他们吧,小人可以不要月钱,留给他们开销,要实在不行,让他们住在小人家里也行,反正小人不在家,屋子空着也是空着。”

    “用不着你那点儿银子。”景奕探究的打量了赵元两眼,心里打起了些别的算盘。

    这小孩看着倒是像有些慧根的,好好教导也许能成大器。

    再说景奕在苏三面前也乐意做个好人,便慢条斯理的对那小孩道:“留下你也可以,只是王府不养闲人,五岁的孩子也得有自己的用处。本王会请几个先生教导你,肯定是比寻常学堂要苦,你若是能受得了这份辛苦,就留下,若是受不了,就走。”

    留下还有活路,走了可就死路一条,只是不知道小孩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阿元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嬷嬷,又看了看苏三,苏三向他点了点头,他便捏着小拳头上前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阿元谨遵教诲,一定听话好好进学,长大后报得王爷大恩!”

    小小年纪说话倒是慷慨激昂,但景奕倒也没显出什么赞许来,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转向苏三才露出笑容,“这下你可满意了?”

    苏三感激地望着他,道:“王爷仁心,是个大好人。”

    景奕忍俊不禁,“也就你觉得我是个好人。”

    天色已晚,夜色浸润枝头,树影婆娑。苏三扭过头悄悄的打了个哈欠,却被景奕注意到了,便道:“时候不早了,都歇息吧。”

    又叫张管家给这对主仆安排了院子,是个叫做寻月院的别致小院,倒是挺适合小孩住的。张管家又见宋嬷嬷年迈不便,再说六七岁的小孩正是难照顾的年纪,便拨了两个丫鬟,两个奴才去伺候。

    阿元是在晚上来的,府里众人都不清楚来龙去脉,只知道忽然来了个莫名其妙的孩子,与王爷在屋里说了两句话后,便留下了,还被赏了单独的院子。

    如此一来二去的传言,最后传的就变了味。

    而苏三呢,因为记住了昨晚景奕那句“王府不养闲人”,大约是有些被误伤的尴尬,一大早就起来,换了侍卫服去巡视外院了。

    一边吃着绿豆饼,一边顺着白墙溜达着,忽然就听见浣衣枋那边的空地上,有几个正在晾衣服的丫鬟在嬉笑说话。

    苏三有些好奇,便往那边走了几步。洗净的衣衫在竹竿上飘摇,正好挡住了他的身形。

    就只听一个姑娘压低嗓子道:“我就说嘛,一定是王爷的私生子,这时候到了就接回来了。”

    “莫非是王爷从前巡游的时候,在外面留过情?现在这儿子找过来了?”

    苏三一听,差点儿被嘴里的绿豆饼给噎死。

    再以讹传讹,也不能传成这幅德行吧?!私生子?这要让明眼人听见了,还不得笑死?

    午膳的时候,苏三把这事当个笑话讲给了景奕听,景奕果然是笑了一下,“改天也得带赵元出来见见人,要不然别人总给我安个四处留情的名头。”

    “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