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个阶段,是十岁以前,父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互殴,他们埋怨憎恶着彼此,似乎在任何事情上都无法达成统一。

    “我们都是为了你!”

    差点忘了,也是有一致的地方,比如大战后统一的话术。

    他们站在那张充满着幸福笑容的婚纱照下,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第二个阶段,是在十八岁左右。

    父亲去世,母亲赚着微薄的薪水,他利用假期兼职增加收入。

    那是一个刚领到暑假工工资的午后,助理回家时,碰到了来借钱的亲戚。

    “……我这个可是个大项目哩,日后给你们百分之十的分红。”

    “小魏要上大学了,现在不投资,以后他毕业靠什么买房买车找女朋友?”

    母亲婉拒后,亲戚离开时明显带着怨气。

    第二年春节聚餐,助理去买东西,回来时听到亲戚和他表弟抱怨:“……想当初我腼着脸去借钱,他们居然一毛不拔,你以后可要给老子出息了,让那些看不起你的人瞧瞧!”

    助理面无表情故意发出动静。

    亲戚尴尬地回屋。

    身边即世界。

    二十岁以前的人生教会了助理两个道理:没有永远值得信赖的夫妻关系,也没有永远靠谱的亲戚关系。

    所有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点,都是脆弱的,他们可以毫无逻辑地迁怒。

    “我该去发展一些其他关系。”助理并没有因此厌恶与人的交往,而是平静思考:“建立无数的连接点,进行微薄的投资。”

    缺什么补什么,铁索连舟,这样即便未来断裂几根,也不怕翻船。

    “过程中不能做得太多,多做多错。”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准备。

    助理抓紧一切时间泡在图书馆,他先看哲学,再看佛学,看完因果又看其他社科类书籍。确保日后的交往中,不管对方谈到什么领域,自己都能第一时间接话。

    图书馆得墙上写着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助理同样相信。

    毕竟大部分人拒绝不了从别人身上寻求慰藉。

    大学是分水岭,助理决定实践一下。

    他特意提前几天到校报道,死死蹲守着登记宿舍的地方,当一个寸头少年随便选了个宿舍后,他紧随其后,也选了那间。

    这位是周家小少爷,勉强算是个网络红人。对方没有走出国留学的路子,按部就班上高中考大学。

    当然这和什么不愿意漂洋过海无关,单纯是因为小少爷的女朋友不想去。

    因为彼此脾气都不算太好,短短一年中,两人就分分合合了七八回。

    助理提着行李进宿舍时,这位公子哥正在和朋友电话抱怨:“还能因为什么吵?她朋友在国外出了事,给她留下阴影了,不愿意过去,我为她留下,她倒好,转头和什么蓝颜知己庆生……”

    余光瞄到门口的青年,周家小少爷嚯了一声,第一次见识到传说中的粗布麻衣。

    什么年代了?还提着蛇皮袋打包的行李。

    “集体宿舍真是疯了,我好像和个‘小镇男孩’同寝。”

    佯装没有听到公子哥和朋友的吐槽,助理安静走进去,他通过网络动态就可以大概了解到对方秉性:从不顾及他人想法,也不知道什么叫尊重。

    优点是性格直爽,有点商业头脑。

    这已经是他目前能接触到最高层次的同龄人,助理决定从室友身上建立起第一条人脉。

    一天结束,寝室成员陆续全部到齐。

    其他室友构成可以总结为:一个富二代;同富二代一个高中,表面说是朋友其实更像是跟班的小弟;还有一位花花公子哥。

    周家小少爷说:“晚上我请大家去海德居吃饭。”

    那可是全市首屈一指的酒店,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