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岁并没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和对方说要考虑考虑。

    这倒不是他不心动,而是和简修文他们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决定先观望一番再说。

    毕竟现在跟着串连的队伍回城,走的不是什么正规的渠道,他们想再等等,看看回城后的知青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除了张友岁有同乡拜访,况叶这边同样也有同乡的知青来访。

    见到来人,况叶有些惊讶,竟然是当初下乡和一起他分配到丰水公社的知青。

    当初下乡的时候,两人在拖拉机上聊过几句,后面两人分到不同的生产大队,基本上就没怎么联系过。

    不过况叶倒是记得这名知青的名字,叫做曲远。

    虽然这几年两人没太联系过,但也不是一面都没见过,况叶有时赶集在场镇上见到过曲远,也会聊上一两句。

    对于曲远的邀请,况叶本来心中就有了决定,所以当时就委婉的拒绝了。

    对此曲远倒没劝说,他和况叶是没太联系过,但不意味这他不知道况叶的一些情况。

    况叶从□□年开始卖药,到现在六六年,已经有两年多,如今丰水公社下边的生产大队,或多或少听过他的名字。

    因此对于他选择留下,曲远也没有多意外。

    如此,回城这件事,况叶选择不回去,简修文、刘康民和张友岁正在观望。

    但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简修文他们也最终做出了决定。

    县城当初第一批去首都参与的学生团,半个月后回到了县城,此时正好是十月下旬。

    回到县城后,这群学生成为红/卫兵的重要成员,在县城掀起揪斗“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浪潮。

    大量的红/卫兵,以及所谓的“造反派”,组织了大量的人员,开始揪斗官员,冲击县委的相关办公地点。

    最终导致县政府,处于瘫痪的状态。

    县城的混乱,也波及到下辖的公社,就是丰水公社这边也受到不少影响。

    好在乔书记等公社的干部,以及公社的民兵和武装队,控制住了公社的局面,让丰水目前还算稳定。

    但一些公社的书记能力有限,职权甚至都在混乱中被夺取,导致整个公社一片乱斗。

    现在外面乱做一团,所有人此时心中都有些慌。

    而这个时候大串连已经完全失控,哪怕是中央在十月底已经有停止串连的指示,全国各地的学生仍然有人不断的加入其中。

    况叶还听说,加入串连的学生中,甚至还有些小学生。

    安琼县的知青,也趁着这个时机,又有不少跟着串连的队伍回城。

    之前来找简修文他们的苏长乐,也趁着这个时候和一些同乡的知青走了。

    走之前还来找过过简修文他们,虽然没能带着简修文他们一起走,却也说了回去之后,会讲讲回去后的情况。

    回城消息在知青间不断的扩散,丰水公社也出现了自行回城的知青,还留在当地的知青也蠢蠢欲动。

    而在这时候,时间也来到了十一月。

    十月低的时候,雨水终于不那么频繁,地里的土壤也干爽了不少,小队长陈繁荣就组织起队员们收红薯,在十一月上旬的时候全部收完。

    这一波红薯是七月中旬种下的,到如今也只生长了三个多月。

    这个时间比较短,红薯的产量自然是比不上春末种植的红薯,产量只有正常的气候条件下的八成。

    红薯收完,产量也快速的统计出来,比起况叶他们之前预估的还要少一点。

    这样算下来,今年全年的粮食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四成不到。

    粮食产量的统计出来后,九大队的所有人都不由的苦笑一声。

    不足四成的产量,虽然可以免缴公粮,但这点粮食哪里够整个大队的人嚼用啊。

    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