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还是告知了他知道的相关消息。

    “只说了地震地点,其他的相关信息都没有吗?”听完,况叶有些疑惑。

    他知道康巴地区,但霍尔章谷在那里却是不太清楚。不过他在原来的时代经历的第一次大地震,也是发生在康巴地区旁边的阿坝州。

    它们都在安庆县的西北方向,应该都处于南北地震带上。

    知道大致的位置,但却没有更多详细信息,况叶还是有些奇怪,这报道也太过简洁了。

    “没有了,这事应该也不会有更详细报道。”徐医生摇头,今天早上的广播,就只播报了这些。

    “这是?”听到这,况叶就有些好奇,徐医生怎么确定后续不会有更详细的报道。

    “自然灾害发生时,相关的消息属于保密信息,一般不报道具体的相关消息,只有在通过上级确认之后,有些消息才会被报道。”见况叶不明白,徐医生稍稍解释了一下。

    “是这样么...”况叶有些无言,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一些相关的政策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这个政策后世应该也有,只不过进行了松绑。

    就比如在他儿时的时候,其实听到的灾情报道也很少。但自从阿坝州那场大地震之后,感觉每年听到的灾情报道变得越来越多。

    这其中有得益于通讯变得通畅,但相关的政策变化应该也有。

    从徐医生这得知这个消息,那么后续这次地震的相关消息,他怕是不能知道了。

    叹了一口,况叶就把这事抛到了一边。

    就算他知道更详细的信息又如何,如今人员流动受到的限制很多,对这事也帮不了什么忙。

    之后的日子,除了每天都有的余震,让他给带来了些影响,这次地震就没再其他人口中在谈论过。

    这个时候,有一件事吸引了不少的注意力。

    安琼县准备在二月13日到17日这几天,召开一个会议。

    会议的名称叫做,农业学大寨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大寨模式的总结和宣传,以及在安琼县推广大寨模式中的经验,以及吸取在推广中的一些教训。

    这里的大寨,指的是晋省的大寨村这个地方。

    至于为何要学习大寨,是因为大寨村原本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是“穷山恶水”的地方。

    全村六十户人,在建国后,为了改变恶劣环境,摆脱贫困的现状。全村人努力奋斗,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改变了当地的地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坚持到底,最终靠着自身的艰苦奋斗,彻底的甩掉了贫困的包袱。

    最开始的时候,学习大寨村的经验与精神,只是在晋省中铺开。

    但随着这场学习的运动愈演愈烈,在□□年的时候,中央领到人就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此后大寨成为一个生产典型,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张旗子。

    在这一运动上的思想指导,在最初的时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况叶下乡之后,九大队这边其实也有相关的学习运动。

    比如垦荒、水渠的修建等等,期间整个九大队的队员们一起行动,不惧艰苦,就是大寨的一种精神。

    但随着十年动荡开始,农业学大寨的相关运动,就况叶就有一种越走越偏的感觉。

    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出在十年动荡上。

    这个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相关运动,让这一运动中人为制造了一些阶级斗争,让期间也些人收到了不公的对待。

    而之后,有些地方为跟着政策走,在实施的过程中脱离了实际。

    毕竟不是任何地方都和大寨一样,根据当地的客观实际进行相关的调整才是最好的。

    就是安琼县这边,也有相关的公社因为在政策推行中过于脱离实际,产生了一些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