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时代竟然这么长时间了,这些年他也变了不少。

    原来那个时代,有些疲懒的况叶,面貌都有些模糊了。

    “这几年,知青可以招工回城,你有这个相法没?”这些年,和自家老三的通信未断,对于他的下乡生活况父有一点的了解,但却也不多。

    对于插队知青在当地的生活,也更多是从周围邻居的口中,甚至回家探亲的知青口中得知的。

    况叶每次回信,其中写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抱怨,更多的是聊聊家常。

    虽然知道自家老三有一门制药的手艺,但农村的生活,在况父看来和城镇比起来条件差了很多。

    更何况,这十二年间,况叶插队的地方太过遥远,回来都不怎么方便。

    他不在自己身边,况父和况母难免担心。

    而且,作为家里的老三,却是五个儿女中唯一没有成婚的,这更是令人心焦。

    要是况叶能回城,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爸,招工这事挺难的,而且我现在过的也不错。”况叶没明着说他这几年没参加过招工竞争,他是知道况家父母心底还是希望他不留在农村的。

    实际情况是,他目前没有回城打算,而是准备等到七七年高考恢复,他还想完成高考,进入学校完成学业,到时候也自然回了城。

    而且在九大队,他靠着制药的手艺,以及乔书记等人的庇护,实际过的是真的不错。

    通过招工回城,这样的生活还不一定能有呢。

    “招工难这事我知道,不过不是还有一个办法吗?……我再干两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了,索性早点办,到时候你接班怎么样,这样也能回城。”

    况父说道另外一个办法的时候,稍稍停顿了一下,况叶也很快反应过来,况父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他的猜测。

    从七一年开始,从知青中招工、招生、招兵之后,后面也出现了一种另类的回城方式。

    这个方式就是家中有长辈退休,子女可以接班进入单位另行分配工种。

    这也算是招工的另一种方式。

    从七四年开始,况叶也零星的听到一些知青,靠着这样的方式回了城。

    但他没想到,况父这边竟然准备让他以这种方式回城。

    “……爸,这件事有点突然,你让我想想怎么样?”况父突然给了一个这样回城的机会,况叶一时间有些纠结,他不能第一时间给出答案。

    “这有啥好想的,能回城是多少人盼着的……”见自家老三竟然还犹豫,况父都有些急。

    这么多知青都想回城,结果这机会摆在自家老三面前,他竟然没一口答应,况父原本笃定的事竟然有了变动。

    “爸,这事我真得好好想想,过完年我肯定给你答复。”况叶还是坚持,毕竟这和他原本打算相悖。

    “……行吧。”见自家老三的表情坚决,况父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应了下来。

    虽然这事应下,他这心底怎么都有些不踏实,唉!

    第194章

    和况父谈话后, 况叶暂时没有给出答复。

    之后的两天况父这边,也只是偶尔提醒他好好考虑考虑,因为要上班也就早晚能见着面。

    倒是已经退休在家带孙子的况母,后面这两天倒是时不时旁敲侧击一番。

    对此况叶的回答, 也和最初一样, 准备过年后再给个准话。

    倒也不是没想好, 其实在况父说完接班的那个晚上, 他回房间后就好好的考虑了一番。

    经过一番思量, 他还是不打算接况父的班。

    他在九大队的生活,除了没有城市方便以外, 其实生活水平并不差。

    每个月制售药品的收入比一般的工人也高不少。再加上时不时供给刘医生他们的回生丸,还有另外一笔进项,算是解决了票证难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