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如今除了检验科的工作,还负责质检员和化验员的培训工作。

    期间还得去参加卫生局和医药管理局等单位组织的培训,更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工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改税”的政策还是对铁城制药厂,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铁城制药厂这些年的利润还算不错,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上边下拨的任务越来越重。

    结果按照“利改税”的相关政策,铁城制药厂干的越多,上缴的比列却越高,一时间厂里的生产积极性颇受打击。

    况叶负责质量管理这一块的工作,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还没等这一问题解决,新的一年新的改革变化又来了。

    刚刚从潭城过完年回来的况叶,就被杨厂长叫过去。一到会议室,就见到厂里数得上名的管理层都在场。

    况叶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没多久,杨厂长就说明了此次召集大家开会的原由。

    目前随着经济政策的改革,铁城制药厂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经由官方会议决定,铁城制药厂从今年开始,逐步由单纯的生产型企业,转换成生产经营型的企业。

    以前铁城制药厂,跟随计划经济的脚步,生产指令也是有政府那边核准下拨的。

    厂里只负责成药的生产,杨厂长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好生产和生产安全问题。

    而生产出来的成品销售问题,则不需要厂里操心,统一由冀省的医药公司负责。

    但现在转型,是企业向市场化方向转型,逐步分离政企关系,逐步改变计划性指令性管理,让企业以自己为主体,独立核算,且自负盈亏。

    这也要求,制药厂这边后期生产以销售来定产量,而销售也要以自销为主。

    听到这,整间会议室“嗡”的一下就喧闹起来。

    习惯了按照政府给的计划进行生产,这一变动让很多人都不能适应。

    杨厂长见此也没急着制止,过了好一会儿,才示意与会的人安静下来。

    企业转型,对铁城制药厂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

    厂里之后要负责成品药的销售,销售部门自然要组建起来,意味有多出来的岗位。

    除开销售部门,因为企业转型,内部的管理也将进行调整,这涉及到各方的利益。

    逐步转型能否适应,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摆在眼前的利益却是能看得见的。

    一场会议之后,制药厂的人员走动多了起来。

    况叶虽然已经工作两年,但负责的工作其实更加偏技术岗,管理方面的事他能说的不多。

    因此他更加关注自己手上的工作。

    在检验原材料的时候,他发现今年的药材市场有了不少变化。以往紧缺的药品,今年明显供应充足。

    察觉有异,况叶联系了京市的周卫兴,让他走访一下京市的药材市场。

    一段时间后,通过周卫兴传来的消息,在结合厂里转型的情况,他知道真正的大变革来了。

    但变革并不一定全是好事,无法跟上变革脚步的,将被无情的碾压在脚下。

    就比如往年紧缺的药材,在今年明显有供大于求。

    这和全面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息息相关。

    虽然况叶已经离开观市近六年,但他对农村的情况也是比较关注的。他大学毕业那年,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全国性的包产到户开始。

    今年的药材市场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取消了药材生产的指令性计划。

    已经包产到户的药农,没有划拨的任务,就按照市场的变化来种植药材。

    之前供应紧张的药材,买得起好价,今年就种植的比较多。

    学过供需关系的都知道,供过于求必然会价格下跌。今年药农没要卖到理想的价格,甚至因为低价导致大量的亏损,明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