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兄他,已经死了。”

    “死了?不,他在哪儿?我要去见他!”

    “母后,皇兄,真的死了,他已经入棺了,百官正在守灵!”

    “不,我要见去他,你带我去见他!”

    “好,母后别急,我带您去,您先吃点东西,母后已经好几天没进食了!”

    “哀家说过了,现在就带哀家去!”她的脸色愠怒起来。

    “好好,那让燕姨先帮您更衣!”

    那天整座皇宫都挂上了白幡,像刚下过一场雪。哭泣声幽幽的传来,奏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凄婉的曲子。江后怀里抱着熟睡的小人,慢慢地在御花园的石阶上走着,往日种种,就像做了个梦。

    那日上官景赫在城楼下目睹了族人的惨状,当场昏厥过去,被激怒的上官兄弟疯似地下令攻城。就在御林军快要抵挡不住时,江令农将上官老夫人、夫人等尚在人世的消息传给上官景赫,一场惨烈的战事才得以止息。

    江后一直昏睡了三天三夜,期间,秦王、晋王、燕王率领的勤王兵,相继赶至京城。三路大军包裹之下,上官景赫不得不退兵百里,自缚于城门楼下请罪。

    但江后早已有言在先,要保他全家周全,而江令农也是这个意思。

    一直到暮鼓响起,寒鸦飞尽,宫里才传下旨意,念及他多年来扶持社稷有功,赦免其罪,恩准其入宫吊唁大行皇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吊唁当日,帝位的传承自然成了必然议题。

    先帝长子李攸熔时年五岁,按祖制当继承大统,但由于其母出身卑贱,又遭到上官景赫的极力反对,竟不得即位。

    燕王李戎沛乃盛宗嫡子,又有勤王之功,也有即位资格。但是最后,朝臣普遍采纳了秦王李安疆的建议,立先帝次子李攸烨为帝。

    李攸烨即是这襁褓中的新生孩儿。

    那日江后醒来,不久便又召了江令农进宫。黎明将至,飞檐走兽笼罩在一片微蓝的天色中,拭目以待着晨将破晓。然而那笼罩了整个建康城的阴霾直到辰时仍未散尽。又是一个阴天。

    “太后,您想好了吗?真要让这孩子……”

    “天意如此,哀家只好顺天而行,姑且用这孩子的命运换玉瑞朝的延绵万世。”

    江令农目露震惊之色,那是他第一次以一种复杂难言的角度去审视这位胞妹。她该知道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对江家,对玉瑞,对她自己,都是怎样一个万劫不复的结果,但是她毫无畏惧之色!

    “你我皆知,眼前京城之围只是皮毛之癣,西北犬牙、蒙古连年入侵,滋扰边境,才是我朝心腹之患。何况自齐藩之乱以来,藩王割据日益坐大,妄图同朝廷分庭抗礼,以上种种,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平定。在朝廷积蓄足够力量之前,必不能缺少上官景赫的支持。所以无论如何,攸熔都不能即位!”

    她几句话就将眼下时局一一洞彻,江令农心中感慨万千,的确,上官景赫虽表面为人忠厚,但心机城府深不可测,他陈兵示威难道仅仅是为了解救族人吗?恐怕最不济也要绝颜妃之嗣,永除后患。

    但是也没必要非要走上这条绝路。

    江令农试着提醒:“燕王也是太后的儿子,或许可以……”

    谁知江后却不容置疑道:“燕王断不能立!此事休得再提!况且,这是他自己放弃的,既然他执意要娶那江湖女子为妻,枉顾戎机,负气出走,就该承担一切后果!玉瑞神器,岂能交到这种人手里!即便他是本宫的亲生骨肉!”

    江令农叹息,他的两个外甥,一个贵为一国之君,坐享天下,一个受封燕王,位极人臣,竟然都为了女人,舍弃了皇位。这燕王啊,怕是连皇位怎么丢的都不知道!

    大位既定,即日便昭告天下,尊祖母江氏为太皇太后,嫡母戚氏为皇太后,追封生母纪氏为皇后。新帝年幼,百官恭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江后辞而不就,提议由江令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