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朔华殿并称前宫三大殿,前宫又称华央宫,是整个玉瑞朝廷的政治中心。而尧华殿和富宜殿是后宫两座最重要的建筑,它们一个是皇帝的寝宫,一个是皇后的中宫。当时太祖为两殿取名时,特地选用了五帝之一尧帝和其妻富宜氏的名字,希望玉瑞帝后能像帝后二人那样乾坤和谐、阴阳调顺。

    清斋殿是中轴线上的第十座金殿,也是倒数第三殿,为历代皇帝斋戒之所。每逢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举办之时,皇帝都会在此斋戒一日到九日不等。而对李攸烨来说,这里还是她幼年经常光顾的小黑屋,每当她闯祸时,皇奶奶都会第一时间罚她在这里反省。一关就是四五天,吃的是素菜,睡得是蒲团,跟坐牢没啥区别。

    因为是斋戒之所,整个大殿的布置务求清静、简朴,是故殿里几乎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幅太|祖的画像,就剩下供案上那把声名远扬的平波剑了。据说这把剑是太|祖当年所手执,随他征战南北,扫平六合,立下不世之功,因此又被誉为“帝王矢”,是玉瑞以武建国的象征。

    不过,李攸烨比较好奇的是,当年太祖起兵打得是清君侧的名义,但他用的这把剑通体黄灿,镶刻龙纹宝珠,明显逾制逾礼,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他拿它到战场上去打仗,就不怕落人口实?她曾拿这个问题好奇地问皇奶奶,结果就被发配到这小黑屋里静思己过,真是又郁闷又不解。

    后来还是詹师傅给她上课时讲到平波剑,略略提到说这是一把煞气极重的剑,长三尺六寸,宽一尺八分,暗合三百六十个周天和天罡半数之意,剑身即便入鞘却仍不掩其锋锐。

    李攸烨这次学乖了,小心地问他为什么要在清斋殿这个修身养性的地方供奉这样一把煞气极重的剑?

    詹师傅说,太祖当年横扫六合建立了不世功业,天下臣服,然英雄末路时却陷入了那轮回往复的英雄困惑——胸怀天下,不惜剿灭天下,拯救苍生,苍生尽死于我手,因怜悯众生而犯下一生的杀戮,到底是正还是邪?他自己给不了这个答案,就将这个疑问抛给了后世子孙来解答,他觉得,或许有一天他的子孙中会有人给出答案。

    但是他也没说清楚太祖当年到底有没有用这把剑打仗?李攸烨对此非常失望。

    作为太祖第五代子孙,玉瑞朝第六位皇帝,她一没上过战场,二没亲自执政,自然也无心去给她爷爷的爷爷寻求什么答案。除了压抑在骨子里的那点血脉相连的悸动外,她对这平波剑唯一的兴趣就是拿下来把玩把玩。

    只是,皇奶奶一直明令禁止她动这把剑,她虽有心但却也没胆,是故直到现在为止,她还没见过这把剑长什么样子呢。想到这里,她心念一动,突然觉得满腹委屈有了发泄之处。

    反正现在没人,不如……

    眼珠子转了转,从地上一个鱼跃起身,不假思索地来到供案前,瞧瞧左右无人,一把抽出了那不知多少年无人动过的剑。寒光一闪,锋芒毕露,李攸烨禁不住暗赞,果真是把好剑!

    她右手握着剑柄,仔细捋了捋那黄色的剑穗,上好的流苏柔滑无比,继而悬剑于眼前,左手两指抹着剑身缓缓移动,突然,她执剑向前猛地一刺,“哗”的一声锐响,裂空般的声音,令她心头一颤,忙把剑收回,不可思议地重新打量这把剑,不知为何,竟觉它比自己以往用的任何一样兵器都衬手。

    这样一把剑供在案上当个摆设实在太可惜了,简直是暴殄天物啊。李攸烨为自己跃跃欲试的耍剑念头找了一个更加正当的理由。完全忘了祖宗留这把剑的初衷,兀自由着自己的兴致在这清静的大殿中舞起剑来。

    平波挑浪,御风回翔,光影暗动,左右生风,一袭白衣在殿内翩翩飞舞,“哗哗”如流水的剑声时起时落,江后立在殿外,看到这似曾相识地窗影,不觉间竟湿了眼眶。

    犹记得也是这般无忧无虑的年纪,有一个少年曾执她的手领她踏入这间清幽的大殿。那个少年叫李安载,就是后来跟她纠缠了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