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记者继续提问:“那对于今晚,姜导有什么样的期待?”

    “期待当然是能拿奖,但拿不到奖也没关系,能够入围已经很开心了。”

    姜华应是知道沙港的媒体喜欢搞事,所以回答得很是含糊。

    快车提名了最佳影片等好几个奖项,记者想问的明显是他预期拿几个奖,但他却假装没有听懂。

    记者问得更加直白:“你有信心拿下最佳影片吗?”

    “这个不好说。”姜华道,“其他影片也很优秀。”

    记者见问不出什么来,又把目光对准了容柯:“是什么契机让你跟姜导合作呢?”

    容柯的回答也秉着谨慎的理念:“一个前辈推荐的。”

    “跟姜导合作,和跟其他导演合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不同的是比较自由,可以不按照剧本拍。”

    “具体来说呢?”

    容柯简单举了个例子,而没过一会儿,果然有记者问到了最核心的问题:“你有信心拿下今晚的最佳男主角吗?”

    “没有。”容柯说。

    他确实没有,毕竟跟他一起角逐最佳男主的都是影帝。

    退一步来说,就算有,他也会说没有,因为他不希望明天在沙港头条看到自己被打脸的标题。

    这下记者又看向了闫致:“这次跟姜导合作,你有什么感想吗?”

    “拍电影比我想象中好玩。”闫致说。

    “那你以后会进军电影界?”

    “不一定。”

    闫致的回答都很简短,他用行动表明,他的确不想抢风头。

    眼看着采访快到时间,有记者抓紧提问:“你有信心获得最佳新人演员吗?”

    容柯不由心想,还好他跟闫致打过招呼,回答问题要谨慎。

    众所周知,沙港电影节的最佳新人演员倾向于给年轻演员,业内都默认提名人选中谁年纪小谁拿奖。

    好巧不巧,这次提名人选中有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小演员,被业界一致认为是热门拿奖人选。

    虽说在闫致问容柯他能不能拿奖时,容柯回答的是“不好说”,但实际上按照沙港电影节的惯例,闫致拿奖的几率很小。

    ——除非那些评委都发癫了。

    闫致凑近话筒,回答得仍然很简短:“有。”

    此起彼伏的快门声猛然间响起,容柯心里一惊,但表面仍保持着职业微笑。

    他看了闫致一眼,适时闫致正好也在看他,那表情仿佛在说:老婆,看我多谨慎,只回答了一个字。

    容柯:“……”

    一小时的采访结束,几乎所有媒体报道的重点都是:闫致有信心拿下最佳新人演员。

    说是不抢风头,结果闫致仅凭一个字就成为了这场采访的焦点。

    “我让你谨慎不是让你少说话。”黑色商务车缓缓朝红毯驶去,容柯头疼地看着微博热搜,只见一众吃瓜群众正在讨论闫致能不能拿奖,而大家的结论都很一致:闫致大概率会被打脸。

    “没事,有信心是好事。”姜华接话道,“他本来就是跨界演戏,就算没拿到奖,媒体也不会说得太难听。”

    “但是沙港媒体的嘴很毒。”容柯担心道。

    “你们都觉得我是陪跑吗?”闫致问。

    “按照沙港的惯例,拿奖的应该是那个十三岁的小演员。”姜华说。

    “每年都按照惯例多不好玩?”闫致说,“我要是评委,我就颁给我自己。”

    有些时候容柯真佩服闫致,从不内耗,凡事主打一个好玩。

    “算了。”容柯呼出一口气,“不管拿不拿奖,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电影应该不会亏本了。”

    “嗯……也不好说。”姜华道,“后面闫致又追加了几次投资,咱们的票房得到八千万才能回本了。国内审查尺度严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