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问道:“可会背《三字经》?”

    罗昱心虚的点了下头,“会……会一点儿。”真的不多。

    孟秀才道:“背来听听!”

    罗昱便背道:“人之初, xi_ng 本善, xi_ng 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xi_ng 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咦?下面的是什么来着?算了,捡着自己知道的背吧,“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背到这里,罗昱小心的觑了一眼孟秀才,道:“就会这些。”

    孟秀才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还真是……一点儿啊!”

    罗昱也有点儿不好意思,想他一个现代大学生,居然连《三字经》都不会背,确实有点儿说不过去。可也不能怪他,试问又有几个人能背下来的。

    被人这么瞧不起,罗昱还是不大高兴,他在脑子搜罗了一些以前学过的,说道:“先生,我还会背《庄公曹刿论战》。”

    孟秀才有些诧异,连《三字经》都背不下来的人居然会背《左传》,倒是有点儿意思,便道:“背来听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个是高中语文需要背诵的,罗昱的记忆力还算不错,一直记到现在。

    孟秀才点了点头,问道:“可知其意?”

    那必须知道啊,这可是老师讲过的。于是罗昱又解释了一遍。

    之后罗昱又捡着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背了几篇经典诗书,其中诗经里的比较多,《关雎》、《蒹葭》之类的。

    孟秀才终于满意了,觉得这个学生虽然年纪大了点儿,细心调.教一番,将来或许大有作为。随即和颜悦色道:“既如此,我今日便收你入学。”

    之后引导他拜过孔圣人,又行了拜师大礼,以及开笔礼,训诫了几句,便带他进入学堂。

    学堂很宽敞,整齐的放着桌案,桌上摆着文房四宝。罗昱扫了一眼,大概有十二、三名学生,年龄不等,大多是五、六岁的蒙童,只有三个跟他差不多大的。见他进来,学生们都好奇的看着他。

    孟秀才简单介绍了两句,让他坐到一处空位置上先自己读书,然后依次叫学生上前背书。

    罗昱看着手里的《三字经》,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居然要背《三字经》,悲哀啊!

    很快,罗昱就知道还有更悲哀的,那就是……他发现有个7、8岁的小学生因为没背出来书,被先生给……打手心了。

    罗昱吓得一个哆嗦,要是他以后背不下来,会不会也是同等待遇?那可就……丢人丢到家了。

    孟秀才打完人,又训斥了几句,这才放他回去。

    小孩儿回来正好路过罗昱身边,见罗昱看他,恶狠狠的瞪了罗昱一眼,又看到罗昱拿着的《三字经》,顿时露出鄙夷的神色。他回到位置上拿起书,摇头晃脑的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罗昱:“……”好吧,不怪人鄙视他,7、8岁的小孩儿开始读《大学》,而他一个十四岁的大人居然才背《三字经》,悲哀呀!

    罗昱很想撂挑子回家,可又怕他哥点他,那滋味尝过一遍就不想再试第二次。算了,还是……再坚持一下吧。

    不管罗昱心里怎么想,反正他的读书生涯开始了。

    好在他在现代读了十几年的书,倒也能坐得住。而且现在上课时间也不是很长,按照现代的时间,就是早八点到下午四点,中间休息两个小时。

    散学之后,罗昱便去了西餐厅。他在这里有个单独的房间,刚进去便看到了何未晞。

    “今天去哪儿了?怎么才来?”何未晞问道,“家里有事儿?”

    基本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