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意思,很容易造成理解错误。标点符号必须普及。

    还有,为了减少工作量,罗昱觉得只有罗爹爹一个首辅不大够,最好成立内阁,设三大学士殿,先让三位大学士把奏折过一遍,写明意见再送到首辅桌前,再由首辅剔掉一些,剩下的才能送到御前,这样需要他批阅的奏折就能大大减少了。

    弘佑帝对于儿子现在提的意见也都全力配合,而且他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除了皇帝上班期间要做的工作,剩下的就是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了。这个难不倒罗昱,毕竟咱有前人丰富的先进经验。

    罗昱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说是赵匡胤的治国理念暗含在《百家姓》第一句的“赵钱孙李”里面。姓赵的是皇帝,代表国家;第二个就是钱,治理国家必须靠财政;孙乃子系,指的是人类的繁衍,人丁兴旺国家才能富强;李便是教育,所谓桃李满天下的意思。

    现代理念大体就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入手。

    不管怎么样,罗昱觉得首先要有人;其次要有钱;第三要调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第四,军队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后,一个国家要发展,还要有教育文化做支撑。

    他又想做个好皇帝治理好国家,又不想累着自己凡事亲力亲为,所以他决定先知人善用、广纳贤才,让这些人去管理国家。而他要做的就是驾驭这些人,让他们为国尽忠,为民谋利。有了这些人替他干活,他这个皇帝才能做得轻松。

    当然,人家也不是白干活的,除了给权,还要给钱。

    自古以来,钱都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以怎么样才能快速致富呢?

    罗昱觉得他的国有部格局还是太小,赚钱的速度也太慢。如此,他便把主意打到了倭国头上。

    罗昱记得倭国的石见银矿是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倭国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以至于在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倭国,倭国也因此被称呼为“银群岛”。

    据推测,从八世纪到十六世纪,倭国的产黄金量约为255吨,在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之前,全世界所开采的黄金为5000吨,而当时倭国的产金量仅约占全世界的5%。

    反正后来倭国的黄金白银也被欧洲人坑走了,还不如让他们大殷的人去挖呢。先下手为强啊。

    就是他应该跟倭国贸易通商呢,还是打上门直接去抢呢?

    罗昱自己做不了主,决定先跟他哥商量商量。

    罗展一听便道:“那还犹豫什么,直接打过去就是。”

    “这个……会不会太直接了一些?”毕竟大殷一直自诩是礼仪之邦。

    罗展冷哼,“你别忘了,倭国的浪人经常在沿海一带抢劫我们的船只货物,你跟他讲礼仪?”

    罗昱一拍大腿,“那就打。”以前都是倭国欺负咱们,现在咱们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欺负的滋味儿。

    第二天一大早,罗昱就进宫跟他皇帝老爸商量怎么从倭国往回挖金子去了。

    第94章 完 结 章

    罗昱进了宫, 弘佑帝和云辞正在逗云大宝玩儿。他忙请了安。

    现在京中太平,战乱也平息了,罗昱跟他哥亲自去把云大宝接了回来。他最近忙着学习政务,罗展也忙,便将儿子送进宫,让父亲们帮着带孩子。

    云辞自是乐意,他现在整日里无事可做, 有孩子在身边也热闹些。

    云大宝见他来了,便“阿爸阿爸”的叫着让他抱。大宝现在一岁多了,已经开始学说话。

    罗昱抱着儿子亲了两口, 问道:“大宝有没有想阿爸?”

    大宝咯咯笑着,口水糊了罗昱一脸,以示他果然想他老子了。

    罗昱大乐,逗着儿子玩了好一会儿。

    弘佑帝问道:“今儿怎么进宫了?想儿子了?”

    罗昱马上想起了正事, 迫不及待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